背景:常温局部灌注(NRP)和低温充氧灌注(HOPE)均被证明可以改善循环死亡(DCD)供体肝移植后的结局。然而,缺乏比较临床和机制研究。
方法:建立大鼠NRP和HOPE模型。在心搏停止供体热缺血时间(DWIT)后,腹腔室在37 ℃下用基于供体血液的灌注液(NRP)或在10 ℃下用含氧Belzer-MPS(供体HOPE)灌注2 h。然后获取肝脏并进行5 h静态冷藏(CS),然后进行移植。未灌注和HOPE处理的DCD肝脏(CS后)和NRP后直接植入的健康肝脏(DBD)作为对照。终点包括整个缺血-再灌注损伤谱。
结果:健康对照肝脏(DBD)在2 h NRP期间显示出最小的炎症迹象,并实现了100%的移植后受体存活率。相比之下,30和60分钟DWIT的DCD肝脏遭受更大的线粒体损伤和炎症,如通过增加的灌注液乳酸盐、FMN-和HMGB-1-水平以及随后的NRP期间Toll样受体激活所测量的。相比之下,供体-HOPE(而不是NRP)导致显著更少的神经元复合物-I-损伤和炎症。供体HOPE后的结果与CS后异位HOPE相当。大多数DCD-肝受体在使用一种HOPE技术治疗时存活(86%),而NRP后仅为40%(p = 0.0053)。减少DWIT(15分钟)后,DCD肝脏受体的生存率与NRP相当(80%)。
解释:高风险DCD肝脏从HOPE治疗中获益更多,无论是在供体中立即还是在冷藏后。需要进行比较性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转化结果。
参考文献:
Panconesi R, Carvalho MF, Eden J, et al. Mitochondrial injury during normothermic regional perfusion (NRP) and hypothermic oxygenated perfusion (HOPE) in a rodent model of DCD liver transplantation. EBioMedicine. 2023;98:104861. doi:10.1016/j.ebiom.2023.104861.